这年头,做新闻的都开始做硬件了,并且风靡全世界~

是的,你猜的没错,这里的BBC指的就是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 几乎所有人第一次知道这个信息都很震惊,就像当下朋友告诉你,中央电视台(CCTV)刚刚发布了一部新款5G手机问你要不要抢购一样。

1. 投身教育,BBC做硬件由来已久

在 1980 年代初期,"计算机“概念在欧美大热,成为了报纸和电视上最常谈论的话题,BBC电视台趁机启动了后来被称为BBC 计算机素养项目(BBC Computer Literacy Project) 的教育项目,主打的是一档叫“计算机程序”的电视节目,导演遇到一个问题:怎么给没见过电脑的观众画饼。 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苹果公司已经推出了适合个人使用的微型电脑,Apple-II在乔帮主的操刀下更是成了现象级产品。但是对于英国人来说,计算机仅限于科研、国防领域,一台动辄花费数月工资的机器并不值得去了解它。于是BBC公司就想着公开招标一款廉价的微型计算机,电视宣传广告能让计算机走进千家万户,也可以使BBC电视台节目收视率大增。 中标的是Acorn Computers 公司,因为他们拥有唯一符合 BBC 规格清单的机器—Proton 原型机,它甚至几乎在每个参数上都超过了规格。后来,这款原型机被命名为BBC Micro (BBC Microcomputer 缩写),成为BBC电视节目的指定用机(早些年的小霸王学习机、步步高点读机也是这个套路)。借着电视节目,BBC Micro 成为英国最流行的个人电脑,并大量出售给英国学校,从而在90年代成为将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引入英国教育体系的课程标配。

1.1. BBC Micro

Acorn 开发的BBC Micro 家族包括A型,B型,B+(1984),Acorn BBC Master系列、Acron BBC A300等,用户通过BBC Basic 语言对这个8位计算机进行编程。BBC Micro作为家用个人计算机也十分成功,一直到1994年停产,其销量达到数百万台。

BBC Micro的背面,从左到右的接口,分别是UHF输出、Video输出,RGB接口,RS-423,Tape,Analogue 和Econet。Micro的外部接口很丰富,使用者可以发挥创造力去开发,这个设计理念也被它后辈们——以树莓派、Micro: bit及其派生为代表的开源硬件继承了下来。

在网上找到l的图片,当年BBC Micro module B 高配款,1990s年代计算机输入全靠键盘,没有鼠标。当然,能在电脑上编程游戏是准确抓住用户痛点。

1.2 Raspberry Pi 的故事

时间来到21世纪,新时代的个人电脑预装的都是Windows 操作系统,图像化的软件界面将驱动操作隐藏在背后,让青少年失去了进一步探索的动力。此时的英国剑桥大学的教学主管,后来的树莓派之父厄普顿(Eben Upton)正在为计算机科学系报名人数太少而头疼,他在调研学生对编程计算机失去兴趣原因时发现,在市场占主导地位的计算机,游戏机和后来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系统愈发的封闭,不再像一块璞玉期待我们去雕刻,而是毫无个性的同质化工艺品搁在橱窗里挑逗我们消费欲望。厄普顿成长于80年代,他想起那时BBC Micro带来的计算机学习热潮,孩子们可以尽情探索疯狂的想法,于是他和同事们开始构思,打算为现在的孩子们量身定做一款廉价的可以直接编程的计算机。 2006年初,厄普顿手工制造出第一台原型机,其能力与BBC Micro相当。2008年,一种水果“树莓(Raspberry)” 被用来指代这个开发项目,由于原型机上只支持python编程语言,“树莓”后面又跟上代表python的“派”。开源市场的划时代产品树莓派(Raspberry Pi)就这样诞生了。

2007年,Raspberry Pi Foundation(树莓派基金会)成立,直到今天,树莓派基金会依然坚持致力于计算机教育项目。

2012年树莓派1正式推出,一万台的库存顿时销售一空。从一开始,树莓派的影响力就远远超出了教育领域,它以小尺寸、低功耗、低成本的巨大优势,再加上Linux操作系统的的顶级武功加成,本来需要一台笨拙的笔记本电脑或者工控机操作的设备改用树莓派,体形一下就轻盈许多,功能上也变得玩法多样。 现在,树莓派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家族体系,包括Model A, Model B, Zero 以及2021年新推出的Raspberry Pi Pico 等多个系列​。

受大环境的芯片缺货危机影响,最新的树莓派4B型价格飞涨,原本国内400元入手,现在二手市场都炒到了800元,妥妥的理财界的明星产品。

1.3 Micro:bit

自Raspberry Pi 推出以来,就陆续有不少同类的产品出来让更多人能以低成本学习编程。 2013年10月,在BBC Micro 推出30年后,BBC宣布“将编程带入英国的每一个家庭、企业和学校(bring coding into every home, business and school in the UK)” Micro:bit。 ​2016年,BBC与29个项目合作伙伴共同设计研制出一款小型可编程的微型电脑,命名为Micro:bit。并且BBC免费为英国所有中学生(7年级)提供了一套Micro:bit工具包。Micro:bit 尺寸跟信用卡相似(4cm x 5cm)、上面嵌有 25 颗红色 LED ,用以显示讯息和游戏、两个可编程按钮、内嵌的加速计和磁力计。另外更有低功耗蓝牙、microUSB 插口和 5 个 I/O 环方便鳄鱼夹使用。相较于 BBC 之前推出的 Micro,新的 Micro:bit 更因为换上新处理器而快 18 倍和轻 67 倍。

2016年9月,一个独立于BBC的非营利组织Micro:bit教育基金会成立,以在国际上继续开展Micro​:bit 项目。与1980年代BBC Micro 通过BBC电视台的学习节目不同,根据Micro:bit教育基金会统计,超过45个国家的年轻人开始使用Microbit,,与此同时,更多的工程师通过自己的设计将Micro:bit 推向更多未知领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 Micor:bit 的玩法无穷无尽

青少年可以根据Micro:bit 的板载器件开发出许多种玩法,也可以通过Micro:bit 开发套件去实现各种创意项目。

通过Micro:bit 这个可编程的微型电脑,青少年不仅可以学习到硬件知识和micropython 编程,更能在把创意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体会到解决问题时软硬件结合的工程化思维

2. Micro:bit 演进

从2016年Micro:bit V1 版本发布以来,现在市面上最流行的是V2版本,中间也经历数次迭代,从V1到V2,Micorbit 微控制器的性能有了巨大的提升,重点体现在 (1)处理器由Nordic nRF51822更换成Nordic nRF52833, 其内部Flash和RAM增加一倍 (2)V2版本具有带LED指示灯的MEMS麦克风,可用于采集环境声音 (3)V2版本具有板载扬声器,这样相较于V1版本,不用外置蜂鸣器就可以发声一段旋律,用于包含语音提示和报警功能的创意设计十分便捷 (4)在无线功能上,由原来V1支持2.4G广播/蓝牙4.0升级到V2支持2.4G广播/蓝牙5.0 (5)V2版本增加一个电源指示灯(长按电源键关闭),这样在用PC给Micobit 调试时,如果想关闭Microbit 电源,就不用断开USB数据线了,直接长按电源键即可。 (6)尺寸没有变化,还是5cm宽 × 4cm 高 Microbit V2.00的硬件框图如下图所示

下图是Micro:bit V2.00的板载器件标识, 硬件设计描述可以见官网 https://tech.microbit.org/hardware/

2022年4月,Micro:bit 教育基金会发布了Micro:bit V2的次要修订版,命名为V2.2。这是考虑到目前硅芯片生产存在的全球性问题,为了保证Micro:bit产量稳定,将Interface 芯片由nRF52833-QDAA 替换成年RF2820-QDAA. 也就是固件Firmware有部分改动。

3. Micro:bit 编程

Micorbit 支持C++,Makecode, Scratch, Python 等多种语言编程。但是推荐用Python, 因为这样可以毫无困难地进阶到树莓派开发。Microbit 实际上使用的Python 语法是Micropython, 它是Python的一个子集,它使得在单片机上直接使用Python编程成为可能,极大地降低单片的操作门槛,语法简单。 用户可以使用网页版编辑器和离线版Mu Editor 编辑器,甚至使用专业版的Pycharm 也可以。它们分别有各自的优缺点,但是个人推荐使用Mu Editor,因为它的自动填充功能十分方便。 (1)使用网页版编辑器

(2)使用离线版Mu Editor 编辑器

4. Micro:bit 扩展资料

【1】Micro:bit官网链接 【2】Micro:bit 硬件设计方案 【3】Micor:bit 创意设计方案展示 【4】Micropython 官网链接 【5】手把手教你玩转Micro:bit(官方教程,建议下载PDF格式文档到本地)

精彩内容

评论可见,请评论后查看内容,谢谢!!!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