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学术圈中出现了一篇令人哭笑不得的论文。这篇文章标题为“The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mesh structure of Cu-base…”发表在《Surfaces and Interfaces》杂志上,竟然包含了ChatGPT的提示语,暴露出了审稿过程中可能的疏忽。

文章讨论了铜基金属-有机框架-芳香族纤维素分隔器对锂金属阳极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但是,在正式的学术讨论中,意外地出现了“ChatGPT:'真是躺着也中枪”等字样,这不仅引人发笑,同时也让人质疑学术审核的严谨性。

这不禁让人思考,随着人工智能辅助写作工具的普及,如何确保学术论文的质量和独立性,避免这种低级错误的发生?是否我们已经过度依赖这些工具,以至于忘记了检查和编辑的基本步骤?

对于作者、审稿人、编辑来说,这无疑是个警示,提醒我们在追求科研效率的同时,不应忽视论文质量的核心要求。学术圈需要更加严格的审查机制和自律,确保每一篇发表的论文都经得起推敲,避免类似的尴尬情况再次发生。

具体参考:个人主页的个人简介内容https://blog.csdn.net/qq_43552933?spm=1010.2135.3001.5343

精彩链接

评论可见,请评论后查看内容,谢谢!!!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