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结论和概念 Cat.1(即LTE终端能力等级1)早已存在,工信部发文中提及的Cat.1也已不再是狭义的初代LTE定义,它有了包含Release 13 Cat.1bis在内的更广泛的内涵。bis具有“再一次”之意,放在Cat.1之后寓意其是在传统Cat.1能力等级基础上的二次衍生。 Cat.1bis现身于R13版本。2017年,3GPP鉴于Cat.1规范在应用中出现许多厂商只采用单天线设计的实际情况,于是在R13中增加了Cat.1 bis,与Cat.1同样上行速率5Mbps,下行10Mbps,但天线为1Rx(单接收天线),以用于空间狭小的中速人联/物联应用场景,例如可穿戴品类智能设备(现基本为Cat.0/Cat.M1/Cat.NB1)。 Cat.1bis的出现和发展的原始驱动力来自可穿戴设备的尺寸限制。2015年4月,第一代智能手表产品正式发售,开启了可穿戴品类大幕。但早期可穿戴设备主要以智能手机伴侣形态出现,并不具备独立的蜂窝通信功能,还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独立品类。究其根源,在于可穿戴设备因追求极致尺寸有着强烈的小型化设计需求,而传统4G蜂窝终端必选的2Rx(双接收天线)天线摆放异常艰难,即使强行放入,分集接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同时,当时那个时代,官方具备1Rx(单接收天线)接收规格的终端能力等级仅限Cat.0/Cat.M1/Cat.NB1,他们最高1Mbps的极限吞吐不足以满足可穿戴场景的用户体验。这意味着亟需制定适用于可穿戴品类的单天线终端能力新等级! 有鉴于此,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 3GPP RAN#73~#75标准全会就该单天线终端能力新等级做了讨论与定义,最终在2017年3月9日,以初代LTE Cat.1作为技术锚点,定义了符合中速人联/物联应用场景且具备完善后向兼容能力的终端能力等级——Cat.1bis。 虽然其原始驱动力仅来自可穿戴品类,但Cat.1bis终端能力新等级既能满足中速人联/物联品类的数据吞吐量需求,又能提供相比传统LTE更优的成本与更小的尺寸,还能在现有4G接入网几乎零改造前提下实现快速部署。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它的相应优势会被工信部主管部门留意到,顺理成章的有了《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中将Cat.1(bis)全面纳入物联场景推荐解决方案的指导意见。Cat.1 为什么火了 手机 4G 网络用的是哪个类别? 目前手机用的 4G 网络基本上才普及到 Cat.6,大多还停留在 Cat.4,这要看运营商和射频终端的支持情况。 划重点: Cat.X 是用来描述用户终端的能力等级 Cat.1 是 4G LTE 网络的一个类别,可以称为“低配版”的 4G 终端 Cat.1 属于蜂窝物联网,是广域网 Cat.1 通讯速率,上行 5.2Mbps,下行 10.3Mbps NB-IOT 大张旗鼓推了这么多年,为什么 Cat1 成了最亮的仔?eMTC 又怎么样了? Cat.1、Cat.M1(eMTC)和 Cat.NB-1(NB-IoT)全都是用于蜂窝物联网的。其中,NB-IoT的速率最慢(200Kbps),eMTC 次之(1Mbps),Cat.1 最快(也就上行 5Mbps)。 划重点: NB-IOT 属于 Cat.NB-1 类别 eMTC 属于 Cat.M1 类别 速率:Cat.1 > eMTC > NB-IOT什么是NB-IoT? NB-IoT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作为蜂窝通信LTE标准第13版的一部分开发的标准。这是一种低功率,广域网(LPWAN)技术,在许可频谱上运行,专为具有低带宽需求的IoT设备而设计。 与其他现有蜂窝标准相比,它价格低廉,提供了更好的室内覆盖范围,消耗的功率更少,因此具有更长的电池寿命。 NB-IoT在半双工模式下的上行速度为66kbps,下载速度为26kbps,这意味着数据一次只能流向一个方向。它还有1.6到10秒的延迟。 NB-IoT在非常狭窄的带宽(180 kHz)中运行,可以部署在LTE网络的保护带部分,即频谱中未使用部分的通道之间。 因此,它最适合需要少量、间歇性数据传输且延迟无关紧要的简单IoT设备。 蜂窝技术提供远程支持和强大的信号穿透能力,因此适合长距离和室内或地下使用。但是它无法处理蜂窝塔台的切换,因此只能用于固定式IoT应用。 NB-IoT的用例包括智能燃气表、水表和电表、智能城市应用(例如智能路灯和停车传感器)以及其他不发送频繁或大量数据的遥感应用。其中包括HVAC控制,工业监控器和监控灌溉系统并检测泄漏的农业传感器。什么是Cat-M1? Cat-M1也称为LTE-M,也是3GPP作为LTE标准第13版的一部分开发的低成本LPWAN技术。它是NB-IoT的补充技术,速度更快,上传和下载速度为1Mbps,延迟时间更低,为10到15毫秒。 Cat-M1提供足够快的带宽,可以替代许多当前的2G和3G IoT应用程序。它与NB-IoT在其他方面有所不同:Cat-M1支持蜂窝塔式越区切换,因此可与移动应用程序配合使用,例如资产跟踪和车队管理。它还支持物联网应用程序中的语音功能,例如医疗警报设备和家庭报警系统,在这些应用中,人们说话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该标准使用1.4 MHz的带宽,还具有足够的吞吐量,可以将固件,软件和其他安全更新传输到IoT设备(包括完整的Linux操作系统),而NB-IoT无法做到。此外,Cat-M1支持全双工和半双工,这意味着公司可以通过选择半双工来降低功耗并延长电池寿命。 Cat-M1的良好应用案例包括可穿戴设备,如健身腕带、智能手表和自动柜员机(ATM),以及资产跟踪、健康监视器和警报。它还与窄带物联网NB-IoT有一些交叉,可以与智能电表和工业监视器一起工作。为什么Cat-1是当今的最佳选择 今天需要在全球部署物联网的公司应该考虑Cat-1,因为Cat-M1和NB-IoT这两种新替代品在大多数市场还没有准备好。 相比之下,Cat-1现在已经可以使用,并且得到了全世界运营商的广泛支持。它成本低,在物联网部署中很受欢迎,价格与目前的Cat-M1和NB-IoT模块差不多。尽管它确实比Cat-M1和NB-IoT消耗更多功率,但它确实使用了相当低的功率并支持更长的距离。 省电很重要。但我们可以这样看:2G和3G并不是低能耗技术。随着2G和3G网络的关闭,需要升级物联网部署的公司会发现,Cat-1比旧的2G和3G网络更节能。 毫无疑问,Cat-M1和NB-IoT是未来。实际上,3GPP计划发展NB-IoT和Cat-M1并将其合并为5G标准。 但Cat-1和LTE通常不会很快消失。运营商仍处于5G网络建设的初期阶段,因此,LTE网络将至少在几年内保持事实上的标准。即使在那之后,LTE网络和Cat-1仍将存在,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不会被淘汰。 简单地说,如今需要在全球部署物联网或从2G和3G网络升级的公司,不能等待Cat-M1和NB-IoT作为一项技术在全球扩张和成熟。Cat-1是一个可行的、强大的解决方案,在今天和未来几年,为您当前的物联网需求提供最广泛、最彻底的覆盖。物联网使用案例 LTE Cat 1的常见用例包括: - 物联网网关 - 物联网零售亭 - 车内热点 - 游戏设备 - 智能电网产品 - 家庭安全系统 - 可穿戴相机 - 销售点终端 - 健康监视器 - 智能手表 - 视频监控 然而,对于较低的数据需求,3GPP确实提供了两种专为大型物联网项目设计的LTE标准:NB-IoT和LTE-M。 由于NB-IoT在所有四种LTE标准中提供了最低的数据限制,因此用例仅限于传输非常小的数据包的传感器。这些通常包括: - 智能烟雾探测器(消防传感器) - 停车控制系统 - 农业监测产品(农业传感器) - 智能建筑应用(例如,暖通空调和照明控制) - 污染监测系统 - 工业物联网传感器(工业传感器) - 石化传感器 - 计量应用的一部分(特别是天然气和水 智能表) - 城市基础设施(路灯) - 智慧停车 LTE-M LTE-M标准在数据限制方面介于NB-IoT和Cat 1之间;它允许高达1.1 Mbps的数据流。除此之外,它与NB-IoT非常相似:针对大规模物联网系统的成本、功耗和网络容量进行了优化。 然而,世界上一些地区更新了NB-IoT的蜂窝基础设施,而不是LTE-M,所以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使用。在北美、日本,以及欧洲的部分地区,LTE-M已经广泛应用,但在中国或印度根本无法使用。

参考链接

评论可见,请评论后查看内容,谢谢!!!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