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P 实验报告——IPv6 网络拓扑搭建实验

eNSP 实验报告——IPv6网络搭建及OSPFv3协议运用实验目标实验环境实验拓扑图实验步骤实验结果配置信息eNSP安装包及课程下载地址

eNSP 实验报告——IPv6网络搭建及OSPFv3协议运用

本文实验参考自B站up主 改名需要6硬币哦 发布在B站的视频:实验7-IPv6与OSPFv3拓扑搭建、网络配置及实验分析等处有作者本人理解,若有错误之处,还请谅解并指出,感谢!

实验目标

学习使用eNSP 软件的使用和多节点网络拓朴搭建;理解汇总路由的运作原理,完成交换机、路由器、PC的基础配置;掌握IPv6 默认路由和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配置IPv6 以太网网络;使用OSPFv3路由协议来动态学习路由,并自动获取IPv6地址。

实验环境

Windows10操作系统,华为eNSP 模拟器1.2.00.510,Virtual box 5.2

实验拓扑图

使用 1 台 PC 和 4 台 AR1220 路由器

实验步骤

启用 VirtualBox Host-Only Network 网卡,并搭建实验所需的网络拓扑(由一台PC、四台华为AR1220路由器、以太网网线构成);配置 ZhuYakun-PC 的 IPv6 地址、前缀、网关; 配置路由器 R1、R2、R3的IPv6地址,并开启R1、R2、R3的OSPF功能,以便路由器互相动态学习到彼此的IPv6地址路由,R4只需要启用IPv6功能而不用配置IPv6地址,用于实验检验其是否能利用OSPFv3路由协议来动态学习路由,并自动获取IPv6地址,具体配置如下:

(1)R1

sys进入系统视图,使用ipv6命令全局开启ipv6功能,再分别进入接口GE 0/0/0和GE 0/0/1,为接口开启ipv6功能并配置ipv6地址;在系统视图开启ospfv3功能,并为路由器R1配置router-id为1.1.1.1,用于标识该区域内唯一设备;使用import-route direct命令向与其相连的路由器R2告知R1直连的网段;进入与R2相连的接口GE 0/0/1,配置ospfv3,让其归属于0.0.0.0区域。

(2)R2

与R1的配置一样,在系统和接口层面开启ipv6功能,开启ospfv3功能,并设置router-id为2.2.2.2,需要注意的是,对于R2,要把两侧的接口GE 0/0/0和GE 0/0/1都配置ospfv3功能,并归属到区域0.0.0.0。

(3)R3

与R1和R2的配置类似,在系统和接口层面开启ipv6功能和ospfv3功能,并配置ipv6地址,将R3的router-id设置为3.3.3.3,这里需要注意的是,R3只需要给与R2相连的接口GE 0/0/0配置ospfv3功能,并归属到区域0.0.0.0,对于与R4相连的接口GE 0/0/1不开启ospfv3功能,还需对该接口运行命令undo ipv6 nd ra halt,该命令的作用是使能R3的接口GE 0/0/1可以向与其相连的网段下发ipv6地址前缀。

(4)R4

对于R4,只需要开启ipv6功能,并使用ipv6 add auto global default命令开启ipv6地址的自动生成。

实验结果

查看R4接口 通过以上的所有配置过程,就可以实现R4在不配置ipv6地址的情况下,利用OSPFv3路由协议来动态学习路由,并自动获取IPv6地址。使用命令查看R4的接口GE 0/0/0,如下图所示: 可见R4接口GE 0/0/0学习到了R3接口GE 0/0/1的ipv6地址前缀2004,并依据协议自动生成了ipv6地址 2004::2E0:FCFF:FE4A:1387。 测试网络连通 此时可以在ZhuYakun-PC的命令行尝试ping R4的该接口ipv6地址,如以下截图可知,PC可以ping通R4该接口。 抓包分析 在R3与R4相连的接口GE 0/0/1(ipv6地址为2004::3/64)处抓包,可以看到此处可以抓到ICMPv6包,此数据包就是用于向R4传播告知R3接口处ipv6地址的前缀信息prefix information,可以看到报文中包含了R3 GE 0/0/1接口地址的前缀2004::。 在R3的与R2相连的接口GE 0/0/0处抓包,并从PC端ping R4的接口ipv6地址,得到如下截图,可以看到一连串ICMPv6数据包,这些就是PC端ping R4时双方的请求和应答报文,并建立连接。 此外,还可以发现很多OSPF数据包,这些便是我们配置的ispfv3协议的数据包,它通过定时循环发送Hello Packet数据包,来动态学习链路中的路由信息。比如从下面这个OSPF数据包中,可以看到该协议的版本是v3,结合之前的配置信息,可以得知,此报文是由R2(router-id为2.2.2.2)发送给R3的,获取R3的接口地址信息,并告知自己的地址信息。 查看OSPF协议是否成功 在R2执行命令display ospfv3 peer,可以看到R2与路由器R1和R3都达成了配对,说明该协议是配置成功的。 再使用display ipv6 routing-table来查看R2的路由表,可以看到R2通过ospfv3协议,学习到了如何去到2001::网段和2004::网段。 同样,在R1的路由表中也可以看到它所学习到的如何前往R4所在网段的路由信息,如下图:

配置信息

以下截图所展示的是该网络拓扑中各个路由器各接口的具体配置信息,其配置命令可以参考 四、实验步骤 中的具体信息。 R4: R1:

R2:

R3:

eNSP安装包及课程下载地址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45525486/88360221

天道酬勤,与君共勉!!!

相关链接

评论可见,请评论后查看内容,谢谢!!!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