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我今天要分享的是尼克著的《人工智能简史》。目前我看的是第一版,它主要讲述了有关于人工智能的起源、发展中的趣事,也提及了一些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第一版比较早了,是2017年的时候出版的,2021年的时候出了第二版。 人工智能简史(第一版) 人工智能简史(第二版)

它从人工智能的起源达特茅斯会议讲起,围绕着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节点进行讲解,包括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最早的感知器、以及多层神经网络和现在流行的深度学习等。并且,他还针对人工智能的一些特定领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定理证明、知识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强化学习等。我相信大家对于刚才提到的一些名词都或多或少的听过一些,但是,我最感兴趣的,是他讨论了一些关于人工智能和哲学相关的开放性问题。 人工智能发展史

2. 当今人工智能的前沿热点概述

人工智能如今早已经深入到我们社会的每一个部分,而且我们会时常被人工智能的新进展所惊艳。例如最近被爆出被认为具有心智的谷歌的Lamda和要让画家失业的DALL-E2等等。 DALL-E2的绘画

但是当我和小伙伴们提起人工智能时,他们可能会误认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大家认为人工智能是什么呢?可以打在公屏上。就我个人看法而言,人工智能分为无肉体智能和肉体智能。 无肉体智能:AlphaGo/Zero, 微软小冰等等,这是目前我们关注的主要部分。 我们以为的AlphaGo 实际上的AlphaGo 肉体智能:特斯拉的擎天柱、小米的铁大,即将新兴的。 擎天柱 铁大

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大家觉得是什么?从字面上讲,人工的创造出智能。 那么什么是智能?像人一样是不是就是智能,是不是就是唯一的智能? 智能是不是就是思考?智能的体现究竟是什么?

3. 具体的想讨论的问题

3.1 图灵测试

我们首先从最基本的图灵测试开始讲起。图里测试的内容是:在测试场景中,人和机器隔开,对于测试者而言,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获得两者的反馈,根据反馈判断哪边是人,哪边是机器。如果有30%的概率测试者猜错了,这说明机器通过了图灵测试,成功的模仿了人类。

图灵测试

3.2 塞尔的中文屋

然后,就是在机器翻译场景下的一个思维实验。中文屋问题:一个屋子里有1只懂英语的人和1个电脑/程序(翻译软件),外面的人通过中文来问问题,屋里的人通过程序翻译出汉语与外界交流。如果屋外的人不能区分屋里的人是否是母语是汉语,是不是说明屋里的人就是懂汉语的? 更进一步的思考是,这个人和机器的界限在哪?到底是人懂汉语,还是那个程序懂汉语?如果程序在人体身上,那么是谁懂汉语?

3.3 普特南的缸中脑

我们的大脑实际上是被放在培养液中,并且整个外界都是虚拟出来的刺激,让我们以为外界是真实的。那么我们感知究竟是来源于直接现实还是间接现实? 普特南的缸中脑 更进一步的,如果我们将一些刺激给机器人,机器人感受到“痛苦”或者“美好的回忆”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能够认为机器人是具有思维的?

3.4 赛博朋克的忒修斯之船

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代谢,我们也有可能因为意外、疾病而被替换器官、血液。那么,我们改造多少还是我们自己?如果替换是机器而不是器官,我们还算不算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大脑都被改造了呢? 人造大脑 更进一步的,如果是我们的记忆被改造了呢?我们的记忆被替换,或者删除、修改了,我们还算是那个出生以来的自己么?

4. 结束语

当然了,现在不仅人工智能想跨入我们的现实生活,我们也逐渐向人工智能的世界渗透。目前的元宇宙就是这个概念。既然人工智能来的太慢,那我们就走近它。如果下次有机会,我们可以讨论这个话题。 元宇宙

相关链接

评论可见,请评论后查看内容,谢谢!!!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