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回归测试时需考虑效率和覆盖度有效配合,通常的策略有以下几种:

基于风险选择测试:

回归测试优先选择的测试用例:

结语

前言

相信大多数测试员已经知道回归测试对于交付优质产品的重要性。测试用例是回归测试计划的主要元素,对使其成功的贡献最大。因此,不可避免地要选择最合适的测试用例来获得最好的结果。所以这里有一些想法供你思考。

 

1、回归测试就是修改完bug后对程序的新一轮测试。

根据微软的统计,按照他们的经验,一般 开发人员解决3~4个bug会衍生出一个新的bug,这就是必须作回归测试的原因。

2、一般的软件测试流程是后期快速迭代的,bug在后期是快速收敛的,debug和测试的周期也是越来越短,频率是越来越高,

譬如说第一轮测试需要花上10天跑用例,那么到后期就没那么长的时间,可能就是1~2天的测试时间,在后期有时候一天就有一个新版本,这时候就要求 测试人员能快速的进行一轮回归测试。

3、一般来说,覆盖越高,风险越低,但是效率就越差,反之亦然。如果时间允许的话,能把所有用例都再跑一遍最好不过,但是一般不会有这个时间,这就需要在效率和覆盖间找一个适当的平衡,选择一部分用例来进行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时需考虑效率和覆盖度有效配合,通常的策略有以下几种:

基于风险选择测试:

①哪些功能是软件的特色? ②哪些功能是用户最常用的? ③哪些功能出错将导致用户不满? ④哪些程序是最复杂、最容易出错的? ⑤哪些程序最容易扩散错误? ⑥哪些程序是开发者最没有信心的?

只有有效的避免最大的风险,用户反感的问题,回归测试可以说达到了70%任务!

回归测试优先选择的测试用例:

①新修改的功能,这个显然是重点

②新修改的功能的关联功能,就是有耦合的部分,这个一般最好咨询一下开发人员

③程序最有卖点或者说亮点的部分,这个地方一旦有问题,会使程序 质量大打折扣

④程序中最致命的部分,譬如说 安全隐患,数据泄露,加密注册

⑤程序中比较脆弱的部分,这个要咨询开发人员,一般就是他们心中最没底的地方

⑥程序的主干功能

⑦如果以上做完,还有时间的话,最好把用例中级别比较高的用例再执行一遍。

结语

这篇贴子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希望看这篇帖子的朋友能够有所收获。如果想以测试为长期发展职业目标,是需要时刻保持学习的,要使自己具备竞争力,无论你现在工作几年,只要行动起来,你就已经占优势了。祝大家2022年能升职加薪,没入职的就早日拿到心仪公司的offer,事事顺遂。

欢迎留言,或是关注我的专栏和我交流。

推荐阅读

评论可见,请评论后查看内容,谢谢!!!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