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社交app产品用户群体广泛且基数巨大,无论是腾讯的微信和手机QQ,还是陌陌, line、易信、豆瓣等具有移动社交属性的产品,都还未真正确立一个明确方向实现规模化的持续性盈利。 

移动社交产品在现阶段主要有几大盈利方式,让我们逐个来数一数:

  1.会员收费模式

会员收费是社交产品最传统的盈利模式。在互联网服务中普遍存在。其中,社交产品、视频网站,下载网站等用户黏度高的产品都在采用这种方式。

会员收费模式虽然较成熟,但普及并不广泛,而天单靠几十或上百元的会员费不足以支撑公司持续的增长。

  2.游戏、表情增值服务模式

游戏、表情等增值服务也是目前移动社交产品比较常见的盈利模式。腾讯通过微信进行移动游戏分发,全民、天天、欢乐等系列的移动游戏都为产品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回报。陌陌在移动游戏的收入方面也是水涨船高。

表情、贴图等增值服务是目前比较成功的收入模式, line、陌陌、微信等产品都在这方面进行尝试。

  3.入口模式

具有广泛用户基数的移动社交产品,微信、陌陌都在向平台和入口发展。如:腾讯的微信目前虽然还未实现大规模的现金回报,但凭借自身入口优势,吸引了京东、大众点评、美丽说等大量公司的投奔,与腾讯形成战略合作,把微信作为入口实现价值变现。 

从腾讯与京东、大众点评网的入口合作的效果看,还有发展空间。单独增加入口的广告展示模式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合作方之间还需要更多的产品融合创新设计。

  4.移动电商模式

移动社交产品的高粘度,让微信、陌陌都希望能够把平台社交流量转化为电商流量。

去年,微信加大了自身移动电商生态建设,力推服务号,还上线微信小店,希望能够吸引电商卖家入驻微信平台,形成与阿里巴巴抗衡的移动电商平台。

5.企业服务等其他模式

line、百度贴吧、易信等产品,还不断探索企业服务的商业化方向。如易信推出针对企业的版本,主要提供单位通讯录、群发短信、电话会议等功能,但在市场上并无掀起风浪。

百度贴吧通过向企业提供贴吧的广告与营销服务来获得收入。

移动社交app商业潜力在不断的探索中正逐步释放,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种类的盈利模式。

社交产品的盈利模式的建立,必须立足于产品模式的建立。

而社交产品中的产品模式,分解到最后则是落在以人为基础的、个人身份的树立与链接。蜂巢模型在大量的社交产品中得以应用,也是由于蜂巢模型以人的身份为核心的特点。

蜂巢模型以人为核心,包含:状态、分享、会话、群组、声誉、关系等六大要素:

身份(Identity)

用户在系统中的唯一身份。身份是社会软件的核心,所以它在蜂巢图的中心,它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地理位置和其他信息。你可以用现实社会中的身份进入系统(实名社区)

也可以使用虚拟的身份,你在社会网络中的任何活动都会与这个身份相关

状态(Presence)

状态通常表示在线或者离线,当然也可以表达更详细的信息,在哪里(地理位置)、做什么之类的(twitter最初就是用来告诉朋友What are doing的服务)

关系(Relationships)

系统中两个用户之间的关系,例如twitter中的follow关系,flickr中的朋友、家人,不同的系统对关系有不同的定义和用法

会话(Conversations)

用户在系统中和其他用户交流的方式,可以是系统消息、即时通讯,或者多人讨论的形式。人们通过这种会话去寻找兴趣相同的人群、去找寻真爱、去建立自信、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去影响他们和社会。

群组(Groups)

有人就会有群落,群组是系统中把相同兴趣的用户组织在一起的有效方式。

声誉(Reputation)–声誉是系统给用户的人品或级别定义(你在社区中是个守法公民,还是垃圾信息制造者)

分享(Sharing)

系统中用户彼此之间展示和传播的东西,例如相片、视频或者是一个网址。

并不是所有的社会软件都具有这7个特性,大部分都只有其中的几个。这个蜂巢模型图中引用了几个现实中的例子,并且用颜色的深浅表示了一个特性在系统中的重要性。就像flickr更侧重与照片的分享,豆瓣则是音乐、电影和图书的分享;而twitter和类似的微博客服务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即时更新自己的状态变化,并且让朋友知道;当然还有像facebook这样功能全面的“社交型网络”,7个要素全部占满,但是facebook最初的目的还是通过实名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在线身份和好友关系,所以身份和关系是它的核心。

蜂巢模型为我们设计社交产品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让设计者的思路更加清晰,重点明确。

下面就让我们解析一款社交产品的模式设计。

2018年,有一款叫Soul的产品进入市场。Questmobile Truth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库显示,2018年12月,Soul月活达1084.6万,月人均使用时长302分钟。我们不妨从用户角度来剖析这款产品。

   用户画像

男女比例3:7,意外啊,女性用户对社交产品的需求趋于上升。

用户群30岁以下人群,占比近65%。该数据表明Soul拥有的是一群年轻、活泼的用户。

用户分布呈现【一线城市】:【二三线+非线段城市】=1:1的平衡比例。

   多元化  精品社区

社区内容分为三大类:

精英调:以技能展示内容为主

普通调:搞笑、趣图、随想为主

土味调:现实故事、忏悔内容为主

按照四大黄金需求中,四类人群的刚性需求分别表现在产品的如下方面:

窗口类需求人群:

三种调性的内容都能满足他们“看世界”的需求

港湾需求类人群:

精英调内容可以让他们在欣赏同时寻求心灵上的安宁,普通调和土味调的内容则能让他们了解到,也有许多人在经历着和他们一样的困境

舞台需求类人群:

三种调性内容的主流输出人群

渠道需求类人群:

对于这类人群要看Soul的用户激励机制。Soul拥有实时刷新的置顶栏目。用户发帖内容被置顶后持续4-5个小时,期间所有用户的瀑布流顶端都能看到置顶内容,可谓是风光无限。

从被置顶的那刻起,点赞、评论、私信实现井喷,沟通的渠道自然出现。除了置顶以外,好看的自拍也是相当吸引人的,而自拍也属于内容的一类。

渠道类用户在上传精美自拍的时候,也吸引着被颜值倾倒的其他用户,渠道也由此产生。

不仅仅是渠道需求类人群,对于所有用户而言,浏览置顶帖和优质内容的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学会如何充实自己的主页,如何跻身名人,去吸引慕名而来的“有趣的灵魂”

精彩文章

评论可见,请评论后查看内容,谢谢!!!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