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cmdline-tools压缩包

打开 https://developer.android.google.cn/studio?hl=zh-cn ,将页面拉到最底部,可以清晰地找到“仅限命令行工具”,根据平台下载对应的压缩包,这里我们选择Windows版本,压缩包体积应该在150MB左右。如下图所示:

下载后解压,将解压出来的cmdline-tools文件夹放到一个只包含英文路径文件夹下,本示例为D:\Android-SDK。

设置ANDROID_HOME环境变量

设置用户或系统环境变量名ANDROID_HOME,其变量值为刚刚存放cmdline-tools文件夹的路径,本示例为D:\Android-SDK。

请注意,设置ANDROID_HOME环境变量这个步骤非常重要,开发时的许多命令都会读取这个变量,读不到就会报错。

然后,注销或重启电脑以使环境变量生效。

移动cmdline-tools下的文件

现在,在 %ANDROID_HOME%\cmdlines-tools 中新建一个名为latest的文件夹,将原先 cmdline-tools 下的四个文件移动到这里。这一步是官方文档推荐的做法,目的是方便 cmdline-tools 版本的管理。

现在,你的目录结构应该如下图所示:

更新PATH环境变量

在系统的Path环境变量中添加条目:

%ANDROID_HOME%\cmdline-tools\latest\bin

这是为了方便直接直接调用sdkmanager.bat。sdkmanager.bat 用于查看、安装、更新和卸载 Android SDK 的软件包。

安装安卓工具包

首先,使用如下命令列出可用的安卓工具包及其版本:

sdkmanager.bat --list --no_https --proxy=http --proxy_host=g.cn --proxy_port=80

后面的–proxy_host表示国内的镜像仓库,因为国外的无法访问。

任何Android SDK都至少需要安装如下三个包:

sdkmanager.bat "build-tools;34.0.0" "platform-tools" "platforms;android-34" --no_https --proxy=http --proxy_host=g.cn --proxy_port=80

这里对上面3个工具包的含义做一些解释:

“build-tools;34.0.0” : build工具,直接安装list列表中最高的那个版本即可,目前是34.0.0。“platform-tools” :平台工具,没有版本选择,默认安装最新版,直接写这个即可。“platforms;android-34” :注意,这里很重要。这里34的意思是安卓的API-Level。简单点说,Android13对应api34,Android13对应api33。一般而言,android-34可以兼容安卓13和12。

使用如下命令检查已经安装的包:

sdkmanager.bat --list_installed

输出内容:应该至少包含如下三个条目:

Installed packages:

Path | Version | Description | Location

------- | ------- | ------- | -------

build-tools;34.0.0 | 34.0.0 | Android SDK Build-Tools 34 | build-tools\34.0.0

platform-tools | 35.0.0 | Android SDK Platform-Tools | platform-tools

platforms;android-34 | 3 | Android SDK Platform 34 | platforms\android-34

接受许可

这个步骤容易被忽略,但却非常非常重要,一定一定要执行!使用如下命令接受许可:

sdkmanager --licenses

系统会提示你接受所有尚未接受的许可。在每一次终端的询问中需要手动输入 y 表示同意使用协议,默认是N(不同意)。

更新PATH环境变量

在系统的PATH环境变量中新增如下两项:

%ANDROID_HOME%\platform-tools

%ANDROID_HOME%\build-tools\34.0.0

注销或重启电脑以使环境变量生效。

输入adb命令,如果输出了adb的帮助信息则环境变量设置成功。

检查Android SDK是否配置成功

在React Native项目根目录中,运行如下命令检查Android SDK是否配置完整:

npx react-native doctor

精彩文章

评论可见,请评论后查看内容,谢谢!!!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