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说:莫愁千里路,自有到来风。 ——钱珝 创作者:Code_流苏(CSDN)(一个喜欢古诗词和编程的Coder)

目录

1. 数组① 什么是数组② 数组的声明③ 初始化数组的几种方式④ 遍历数组元素⑤ 数组为值类型⑥ 数组的排序⑦ 多维数组

2. 切片(动态数组的抽象)① 定义切片② make来创建切片③ 切片扩容④ 遍历切片⑤ 扩容的内存分析

3、小结

Go语言中的数组和切片是管理集合数据的重要方式,具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在这篇博客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数组和切片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它们的定义、操作方法及其内部机制。

1. 数组

① 什么是数组

数组是同一种数据类型元素的集合。在Go语言中,数组是值类型,数组的长度在声明时就已经确定,且不能改变。关于数组可以这样理解,有一个收纳盒,专门用于收集同一类书的,但是这个收纳盒容量是有限的,自从这个收纳盒生产出来大小就已经确定了,而且不能再改变,而这个收纳同一类型的盒子也就是数组。

② 数组的声明

数组声明的基本语法格式为:

var arr [n]Type

其中n表示数组的长度,Type表示数组中元素的类型。

案例:数组的定义、赋值、打印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

数组:相同类型数据的集合

*/

// 数组

func main() {

//array 数组定义,变量

//数组也是一种数据类型

//数组的定义:[数组的大小size] 变量的类型

//意思为:定义一组该类型的数组集合,大小为size,最多可以保存size个数

var arr1 [5]int

//[0,0,0,0,0]

//给数组赋值,下标index从0开始

arr1[0] = 100

arr1[1] = 200

arr1[2] = 300

arr1[3] = 400

arr1[4] = 500

//打印数组

fmt.Println(arr1)

//取出数组中的某个元素

fmt.Println(arr1[1])

//数组中常用的方法 len()获取数组长度 cap()获取数组容量

fmt.Println("数组的长度:", len(arr1))

fmt.Println("数组的容量:", cap(arr1))

//修改数组的值,index 1 代表数组中的第二个数据

arr1[1] = 50

fmt.Println("修改后的数组:", arr1)

fmt.Println(arr1[1])

}

③ 初始化数组的几种方式

指定所有元素初始化

arr := [5]int{1, 2, 3, 4, 5}

部分元素初始化,未初始化元素为零值

arr := [5]int{1, 2} // 其余元素初始化为0

根据初始化值自动确定数组长度

arr := [...]int{1, 2, 3, 4, 5}

案例:数组初始化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 数组的赋值初始化

func main() {

//定义时初始化

var arr1 = [5]int{1, 2, 3, 4, 5}

fmt.Println(arr1)

//快速初始化 :=

arr2 := [5]int{1, 2, 3, 4, 5}

fmt.Println(arr2)

//需要注意的点

//数据假如来自用户, 但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数据

//... 写法

//Go的编译器会根据数组的长度来给 ...赋值,自动推导长度

//注意点:数组不是无限长,也是固定大小,大小取决于数组元素的个数

var arr3 = [...]int{1, 2, 3, 4, 5, 6, 7, 8, 9}

fmt.Println(len(arr3))

fmt.Println(arr3)

//数组默认值,给其中的几个位置赋值

//可使用{index:值}的方法

var arr4 [10]int

arr4 = [10]int{1: 100, 5: 500}

fmt.Println(arr4) // [0 100 0 0 0 500 0 0 0 0]

}

④ 遍历数组元素

遍历数组元素可以使用for循环或for range循环。

arr := [...]int{1, 2, 3, 4, 5}

for i := 0; i < len(arr); i++ {

fmt.Println(arr[i])

}

或者

for index, value := range arr {

fmt.Printf("Index: %d, Value: %d\n", index, value)

}

上面那种方式大家可能比较熟悉,C、C++等语言中都是类似的写法,但是下面这种方式如果没学过python等语言,可能了解会少一些,因此在个人在这里解释一下:

这段代码实现了什么?

for循环遍历arr数组(或切片)。

这段代码该怎么理解?

可以这样看,每次迭代,for循环会将当前元素的索引赋值给index变量,将当前元素的值赋值给value变量,然后执行循环体内的语句。而其中的range arr就是负责生成索引和对应值的部分,比如在循环刚开始,数组中index=0,arr[index] = 1,那么所生成的index值 = 0,value值 = arr[index] = 1。

让我们逐步解析这段代码:

for index, value := range arr { ... }

for关键字开始一个循环。index, value是每次迭代时,range表达式返回的两个值。index是当前元素的索引,value是当前元素的值。range arr表示对arr进行遍历。arr可以是数组或切片。range每次迭代都会返回当前元素的索引和值。{ ... }中的代码是循环体,会对arr中的每个元素执行一次。 fmt.Printf("Index: %d, Value: %d\n", index, value)

这行代码在循环体内,使用fmt.Printf函数打印当前元素的索引和值。%d是格式化字符串,用于表示整数。\n是换行符。在每次迭代中,index和value将被设置为当前遍历到的元素的索引和值,然后将它们打印出来。

举个具体的例子,如果arr是一个包含三个元素的切片[10, 20, 30],那么输出将会是:

Index: 0, Value: 10

Index: 1, Value: 20

Index: 2, Value: 30

因此,一言以蔽之,这段代码的作用就是遍历数组(或切片)arr,并打印出每个元素的索引和值。

⑤ 数组为值类型

数组在Go语言中是值类型,当数组作为函数参数传递时,传递的是数组的副本而不是其引用。

func modifyArray(arr [5]int) {

arr[0] = 10 // 这里修改的是数组的副本

}

案例:数组,值类型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 数组是值类型:所有赋值后的对象修改值不影响原来的对象

func main() {

//数组 [size]type

arr1 := [4]int{1, 2, 3, 4}

arr2 := [5]string{"yueliusu", "zilihuakai"}

fmt.Printf("%T\n", arr1) //[4]int

fmt.Printf("%T\n", arr2) //[5]string

//数组的值传递和int等基本类型一致

arr3 := arr1

fmt.Println(arr1)

fmt.Println(arr3)

//修改arr3观察arr1是否会变化

arr3[0] = 12

fmt.Println(arr1)

fmt.Println(arr3) // 数组是值传递,拷贝一个新的内存空间

}

⑥ 数组的排序

可以自定义实现,也可以使用sort包可以对数组进行排序。例如,对一个整型数组进行升序排序: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import "sort"

func main() {

arr := [5]int{3, 1, 4, 5, 2}

sort.Ints(arr[:]) // 将数组转换为切片

fmt.Println(arr)

}

案例:自己实现排序算法,冒泡排序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 冒泡:每次筛选出一个最大或者最小的数.

/*

index 0 1 2 3 4

value 12 99 79 48 55

*/

// 冒泡排序逻辑,两两比较,大的往后移或者前移。 大

// 第一轮 : 12 79 48 55 99 // 5

// 第二轮 : 12 48 55 79 99 // 4

// 第三轮 : 12 48 55 79 99 // 3 //

// 第四轮 : 12 48 55 79 99 //

// 第五轮 : 12 48 55 79 99

// 代码实践

/*

// 两个数判断,如果一个数大,则交换位置,大放到后面

if arr[x] > arr[x+1] {

arr[x], arr[x+1] = arr[x+1],arr[x]

}

// 多轮判断,for, 循环次数 【数组大小】

*/

func main() {

arr := [...]int{12, 99, 79, 48, 55, 1, 110, 111, 23, 44, 21, 312, 123, 21, 312}

fmt.Println("初始数组:", arr)

//冒泡排序

//1、多少轮

for i := 1; i < len(arr); i++ {

//2、筛选出来最大数

for j := 0; j < len(arr)-i; j++ {

//降序排序,比较大小,改变升降序只需要改变符号即可

if arr[j] < arr[j+1] {

arr[j], arr[j+1] = arr[j+1], arr[j] //平行赋值,无需第三者临时变量进行交换

}

}

}

fmt.Println(arr)

}

⑦ 多维数组

多维数组可以通过嵌套数组来声明(俗称套娃)。

一维,线性

二维,表格,数组套数组

三维,立体,数组套数组套数组

多维,继续嵌套

var multiArr [2][3]int

multiArr[0] = [3]int{1, 2, 3}

multiArr[1] = [3]int{4, 5, 6}

案例:多维数组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main() {

//多维数组

//定义一个二维数组

arr := [3][4]int{

{0, 1, 0, 0}, //arr[0]

{0, 0, 1, 0}, //arr[1]

{0, 2, 0, 0}, //arr[2]

}

//二维数组

fmt.Println(arr[0])

fmt.Println(arr[0][1])

fmt.Println("----------")

//遍历二维数组

for i := 0; i < len(arr); i++ {

for j := 0; j < len(arr); j++ {

fmt.Println(arr[i][j])

}

}

// for range

for i, v := range arr {

fmt.Println(i, v)

}

}

2. 切片(动态数组的抽象)

① 定义切片

切片是对数组的封装,它提供了一个可动态扩展的序列。切片不存储任何数据,它**只是对底层数组的引用。**那么它与数组相同吗?

显然,切片与数组是不同的,切片的长度是动态的,可以根据需要扩展或缩减。切片背后实际上是对数组的引用,切片是引用类型。

var slice []int

补充一下关于切片的基础概念:

底层数组:每个切片都指向一个底层的数组,切片通过指针引用数组的一部分元素。长度(Length):切片的长度是它所包含的元素个数。可以通过内置的len函数获取。容量(Capacity):切片的容量是从其起始元素到底层数组末尾元素的个数。可以通过内置的cap函数获取。

案例:切片的定义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 定义切片

func main() {

arr := [4]int{1, 2, 3, 4} //数组,定长

fmt.Println(arr)

var s1 []int //切片,不定长,长度是可变的

fmt.Println(s1)

//切片空片段,初始的切片中,默认为nil

if s1 == nil {

fmt.Println("切片是空的")

}

s2 := []int{1, 2, 3, 4} //切片 不定长

fmt.Println(s2)

fmt.Printf("%T,%T\n", arr, s2) //[4]int,[]int

fmt.Println(s2[1])

}

② make来创建切片

通过make函数创建切片,可以指定切片的长度和容量。

//例如,创建一个长度为5,容量为10的切片

slice := make([]int, 5, 10)

案例:make创建切片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make()

//make([]Type, length, capacity) //创建一个切片,长度,容量

s1 := make([]int, 5, 10)

fmt.Println(s1)

fmt.Println(len(s1), cap(s1))

//思考:容量为10,长度为5,可以存放6个数据吗?

s1[0] = 10

//s1[7] = 200 //runtime error: index out of range [7] with length 5

//切片的底层还是数组 [0 0 0 0 0] [2000]

//直接去赋值是不行的,不要用常规的惯性想法来考虑,不加思索说出答案,思考的过程很重要。

fmt.Println(s1)

}

③ 切片扩容

当向切片追加元素超过其容量时,Go会自动进行扩容,一般会翻倍增加,比如说原本容量为2,你要放3个,放不下了,它会自动扩容为4,依次类推,扩容为8、16等

slice := make([]int, 0, 2)

for i := 0; i < 10; i++ {

slice = append(slice, i)

}

案例:切片扩容,自动翻倍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这段代码意味着创建了一个整型切片,初始长度为0,容量为5

s1 := make([]int, 0, 5)

fmt.Println(s1)

//切片扩容,append()

s1 = append(s1, 1, 2)

fmt.Println(s1)

//问题:容量只有5个,那能放超过5个的吗?当然,切片是会自动扩容的

s1 = append(s1, 2, 3, 4, 5, 6, 7, 8, 9)

fmt.Println(s1)

s2 := []int{100, 200, 300, 400}

// slice = append(slice, anotherSlice...)

// ... 可变参数 ...xxx

// [...] 根据长度变化数组的大小定义

// anotherSlice... , slice...解构,可以直接获取到slice中的所有元素

// s2... = {100,200,300,400}

s1 = append(s1, s2...)

//遍历切片

for i := 0; i < len(s1); i++ {

fmt.Println(s1[i])

}

for i := range s1 {

fmt.Println(s1[i])

}

}

④ 遍历切片

切片的遍历方式和数组相同,可以使用for循环或for range循环,因为本质上切片相当于是引用了数组,数组是一种数据类型,切片引用它,扩展了它,因此遍历方式没太大差别。

slice := []int{1, 2, 3, 4, 5}

for _, value := range slice {

fmt.Println(value)

}

⑤ 扩容的内存分析

切片的扩容会导致内存重新分配及旧数据的复制,这可能影响性能。合理规划初始容量可以减少扩容的次数,提升性能。

slice := make([]int, 0, 1024) // 提前分配足够的容量

案例:切片扩容的内存变化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 切片扩容的内存分析

// 结论

// 1、每个切片引用了一个底层的数组

// 2、切片本身不存储任何数据,都是底层的数组来存储的,所以修改了切片也就是修改了这个数组中的数据

// 3、向切片中添加数据的时候,如果没有超过容量,直接添加,如果超过了容量,会自动扩容,成倍增加,copy

// - 分析程序的原理

// - 看源码

// 4、切片一旦扩容,就是重新指向一个新的底层数组

func main() {

//1、cap每次是成倍增加的

//2、只要容量扩容后,地址就会发生变化

s1 := []int{1, 2, 3}

fmt.Println(s1)

fmt.Printf("len:%d,cap:%d\n", len(s1), cap(s1)) //len:3,cap:3

fmt.Printf("%p\n", s1) //0xc000016108

s1 = append(s1, 4, 5)

fmt.Printf("len:%d,cap:%d\n", len(s1), cap(s1)) //len:5,cap:6

fmt.Printf("%p\n", s1) //0xc000010390

s1 = append(s1, 6, 7, 8)

fmt.Printf("len:%d,cap:%d\n", len(s1), cap(s1)) //len:8,cap:12

fmt.Printf("%p\n", s1) //0xc00005e060

s1 = append(s1, 9, 10)

fmt.Printf("len:%d,cap:%d\n", len(s1), cap(s1)) //len:10,cap:12

fmt.Printf("%p\n", s1) //0xc00005e060

s1 = append(s1, 11, 12, 13, 14)

fmt.Printf("len:%d,cap:%d\n", len(s1), cap(s1)) //len:14,cap:24

fmt.Printf("%p\n", s1) //0xc00010c000

}

案例2:copy方法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 copy方法

func main() {

numbers := []int{1, 2, 3}

fmt.Printf("len=%d,cap=%d,slice=%v\n", len(numbers), cap(numbers), numbers)

//方法一:直接使用make创建切片扩容

numbers2 := make([]int, len(numbers), cap(numbers)*2)

//将原来的底层数据的值拷贝到新的数组中

//func copy(dst,src []Type)int

copy(numbers2, numbers)

fmt.Printf("len=%d,cap=%d,slice=%v\n", len(numbers2), cap(numbers2), numbers2)

}

3、小结

数组

一组数数组是值传递的创建数组 [size]int数组的大小事不可变的二维数组,数组套数组冒泡排序

切片

切片本事是不存在数据的底层是指向了一个数组如果我们存放的数据大于切片的容量,在底层就会扩容 copy > 1024 1.25倍

很感谢你能看到这里,如有相关疑问,还请下方评论留言。 Code_流苏(CSDN)(一个喜欢古诗词和编程的Coder) 希望本篇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喜欢的话,请动动手点个赞和关注吧,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

相关阅读

评论可见,请评论后查看内容,谢谢!!!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