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基础知识

1.1、UDP段、IP数据报,以太网帧图示

1.2、以太网帧图示

1.3、IP数据报图示

二、例题讲解

1.1 题目及答案

1.2、答案解析

一、基础知识

1.1、UDP段、IP数据报,以太网帧图示

通信过程中,每层协议都要加上一个数据首部(header),称为封装(Encapsulation),如下图所示。

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做段(segment),在网络层叫做数据报(datagram),在链路层叫做帧(frame)。数据封装成帧后发到传输介质上,到达目的主机后每层协议再剥掉相应的首部,最后将应用层数据交给应用程序处理。

第三行是以太网帧数据报的基本格式。

1.2、以太网帧图示

其中,以太网首部占用14字节、FCS(Frame Check Sequence)(帧校验码)长4个字节,用于检验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数据是否出现了错误,为CRC32校验码。

以太网首部占用14字节,首位开始是目的地址占用六个字节,其次是源地址,占用6个字节,然后是类型占用两个字节。以太网帧除去首部14字节和尾部FCS,4字节,(共18字节)剩下的中间的部分就是IP数据报。

1.3、IP数据报图示

IP数据报格式如下图所示,IP 数据报文由首部(称为报头)和数据两部分组成。首部的前一部分是固定长度,共 20 字节(如图所示前五行为IP首部),是所有 IP 数据报必须具有的。在首部的固定部分的后面是一些可选字段,其长度是可变的。

二、例题讲解

1.1 题目及答案

 答案:

填空1:00-80-c8-5a-e3-88

填空2:00-60-2f-87-01-03

填空3:44

填空4:20

填空5:24

填空6:140.128.100.116

填空7:140.128.99.5

填空8:63

填空9:6

填空10:tcp

1.2、答案解析

首先要知道,一个十六进制数字代表4位,如图所示前三坨数字,00 80 c8,就是三个字节。

(1)注意图中红色部分以太网帧首部,最前六个字节是目的地址:00-80-c8-5a-e3-88,注意到Frame1的右侧,Sever -> Client,所以Client是目的地址,以太网48位网卡地址是:00-80-c8-5a-e3-88。

中间的六个字节是源地址:00-60-2f-87-01-03,注意到Frame1的右侧,Sever -> Client,所以Sever是源地址,以太网48位网卡地址是:00-60-2f-87-01-03。

(2)Frame1帧总长度58字节,由于题干说,已通过侦差错校验,所以这个以太网帧不包含FCS帧(4字节) ,所以IP数据报的长度应该是Frame1帧总长度58字节减去以太网帧首部14字节,IP分组的长度应该是44字节,IP首部长度是固定不变的20B(记下来就行),IP数据部分长度是44B-20B=24B

(3)Sever 和 Client

如图所示的蓝色部分是IP首部,对应下面的IP首部示意图,可以看到从最后一条蓝色实线往前数4个字节是目的IP地址8c.80.64.74,再往前数四个字节是源IP地址8c.80.63.05,注意到Frame1的右侧,Sever(源:8c.80.63.05) -> Client(目的:8c.80.64.74),再将16进制转为10进制,举例讲解一个:8c.80.63.05->140.128.99.5,8c = 8*16 + 12*1,80 = 8*15 + 0*1 ,63 = 6*16 + 3*1,05 = 0*16 + 5*1。

 

(4)对应上面的IP首部示意图,可以查出来绿色3f是生存时间,黄色06是协议,再转为10进制,就是结果了。

 (5)由于本题建立的是TCP链接,所以以太网帧封装的是TCP段。

精彩内容

评论可见,请评论后查看内容,谢谢!!!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