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面仿真程序为例,分析PBFT的耗时与流量特征。实验如下,100个节点构成1个无标度网络,节点最小度为5,最大度为38. 从每个节点发起1次交易共识。统计每次交易的耗时以及流量。本文所述的流量见前述仿真程序的说明:区块链实验室(3) – 用Go语言仿真PBFT算法。

1.耗时特征

耗时特征见下图所示。横坐标是节点的度,纵轴是耗时(毫秒)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度值小的节点上发起的交易,与度值大的节点上发起的交易,两者的耗时差别不大。原以为在度值大的节点上发起交易(例如上图的度值38),该节点处于网络中心位置,报文传播速度快,耗时应该会少些。相应地,在度值小的节点上发起交易(例如上图的度值5),该节点处于网络的边缘位置,耗时会多一些。

实验数据并非如此,在度值大或者度值小的节点上完成交易,两者耗时差别不大。该网络共100个节点,协同共识的节点要满足3f+1的要求,f=33. 要满足这个条件,每条交易的共识,至少要传播到33个节点。即便从网络中心位置发起交易,传播到33个节点时,估计也到了网络边缘。同样地,从网络边缘位置发起交易,传播到33个节点时,估计也到了网络中心。因此,完成交易的耗时,也发起交易的位置没有显著关系,耗时差别不大。

2. 流量特征

流量特征见下图所示。如有兴趣,自行加以分析。

欢迎探讨goodlcp@163.com

参考文章

评论可见,请评论后查看内容,谢谢!!!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