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各位帅哥美女来捧场,本文是介绍UDP网络编程。在这里,你会见到最详细的教程;细致到每一行代码,每一个api的由来和使用它的目的等。

目录

1.UDP相关API

1.1.两个类

1.2.两个类中的方法

2.UDP编程

2.1.大体框架

2.2.内容构造

2.3.方法总结

1.UDP相关API

想要实现UDP编程,肯定要掌握一些用来操作udp的api,主要两个类,多个方法。

1.1.两个类

这两个类包括:DatagramSocket和DatagramPacket,至于这两个类里面的方法,下一个小标题介绍。

(1)DatagramSocket类

这个类,是用来操作网卡的,也就是用来创造服务器/客户端。可以获取到操作网卡的一个流对象,用来发送数据、接收数据、关闭流对象

(2)DatagramPacket类

这个类用来表示udp数据报,也就是用来保存数据的。DatagramPacket对象可以保存请求、响应、ip/端口号等信息。

1.2.两个类中的方法

(1)DatagramSocket类

构造方法

方法签名解释DatagramSocket()无参构造。创造一个UDP数据报套接字的Socket,绑定到本机任意一个端口(一般用于客户端,系统会分配一个空闲的端口号)DatagramSocket(int port)创造一个UDP数据报套接字的Socket,并且绑定到本机指定端口号上(一般用于服务器)

(1)无参构造方法一般用在客户端,不需要指定端口号,这种就是由系统随机分配空闲的端口号。(2)带参的构造方法,一般用在服务器,给服务器指定一个端口号;服务器需要在启动时就有端口号,方便客户端寻找。 

普通方法

方法签名说明void receive(DatagramPacket p)从这个套接字接收数据报,存到p中(如果没接收到,会阻塞等待)void send(DatagramPacket p)从这个套接字发送数据报p(不会阻塞,都是直接发送)void close()关闭这个数据报套接字(类似关闭流)

上面三个就是udp通信的三部曲:接收请求、(解析请求)、发送响应(服务器);发送请求、接收响应(客户端);最后都需要关闭流(一般socket流对象和客户端服务器的声明周期一样,就不需要我们去主动关闭)

(2)DatagramPacket类

这是一个描述数据报的类,用来保存数据报。

构造方法

方法签名说明DatagramPacket(byte[] bf,int length)构造一个数据报,并且使用字节数组接收数据,接受指定的长度DatagramPacket(byte[] bf,int offset,int length,SocketAddress address,(port))用来发送数据报。发送的数据在字节数组中,从offset到length长度。address包含目的主机的IP和端口号

 (1)第一个构造方法:一般用于接收信息,像服务器接收请求和客户端接收响应;构造一个空的udp数据报对象,参数是指定一块存放数据的空间,后面的长度表示这一块空间的可用部分。(2)第二个构造方法:一般用于发送信息,像服务器发送响应和客户端发送请求;构造一个带有信息的udp数据报。具体信息存在第一个参数(请求或者响应),第二、三个参数表示信息的有效长度范围,第四个参数里面存放的是ip地址(也可以同时包含端口号),第五个参数表示端口号(当前面一个参数没有包含端口号时)。

普通方法 

方法名解释InetAddress getAddress()从接收/发送的数据报中,获取发送端的主机IP或者接收端的主机IPint getPort()从接收的数据报中,获取发送端主机的端口号;或者获取发送端主机的端口号byte[] getData()获取数据报中的数据

这些方法,就是用来获取udp数据报中的一些信息的,比如第一个获取ip地址,第二个获取端口号等,不过想要完成udp通信,掌握这几个方法还不够,但是现在先不介绍完,等到介绍完udp通信我们就一起介绍。

2.UDP编程

前置常识:接下来就是要编写一个关于udp的网络程序,就需要有服务器和客户端(两个不同的程序/进程),服务器是可以24*7h的处理请求的(我们写成死循环即可),客户端随意(我们也写成死循环,表示可以不断发送请求)。

而且我们这里的服务器暂时作为一个回响服务器,也就是不解析请求,发送什么再发送回去即可。接下来就开始编程我们的第一个简单网络程序吧。

2.1.大体框架

(1)服务器

//各种包,这里先不写

//回显服务器

public class UdpEchoService {

private DatagramSocket socket = null;

public UdpEchoService(int port) throws SocketException {

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port);//给服务器指定端口号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启动!");

while(true) {//写成死循环,用于不断处理客户端发来的请求

//1.接收请求

//2.解析请求

//3.发送响应(解析好的请求)

}

}

public String service(String request) {//这个方法用来解析请求

return requ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UdpEchoService service = new UdpEchoService(1314);

service.start();

}

}

main方法用来启动服务器,会先调用构造方法,构造好一个服务器,然后里面会自动调用start方法,表示服务器真正的启动了(可以处理请求)

(2)客户端

//各种包,这里也暂时不写

public class UdpEchoClient {

private DatagramSocket socket = null;

private String Ip;

private int port;

public UdpEchoClient(String Ip,int port) throws SocketException {

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系统随机分配端口号

this.Ip = Ip;//记录服务器的ip地址

this.port = port;//记录服务器的端口号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客户端启动!");

Scanner in = new Scanner(System.in);

while (true) {

//1.输入请求

//2.发送请求

//3.接收响应(服务器处理好请求后返回)

//4.打印响应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UdpEchoClient client = new UdpEchoClient("127.0.0.1",1314);//绑定本主机的服务器

client.start();

}

}

这里的客户端同理,构造方法只是做好了准备工作,等到start方法后,才能真正的开始发送请求(客户端启动)

2.2.内容构造

(1)服务器

接下来,我们分别完善服务器的三步曲:接收请求、解析请求、返回响应。

接收请求

udp客户端发送过来的请求,是一个二进制/字节流数据,所以我们需要使用一个udp数据报对象来接收,也就是构造一个udp数据报对象

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4096],4096);

udp数据报对象中的参数相当于是一个“空盘子”,用来接收客户端发送过来的请求(udp数据报对象中没有实现,就需要我们自己指定一块空间)

当udp数据报对象构造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接收请求了

socket.receive(requestPacket);//接收请求,存放在requestPacket中

此时,我们就已经拿到客户端的请求了,但是此时是二进制信息,为了我们方便解析请求,所以我们打算将其转换成一个字符串请求

String request = new String(requestPacket.getData(),0,requestPacket.getLength());

这里就是需要使用到一些DatagramPacket类的方法了。

(1)第一个参数:前面介绍过多的,用来获取udp中的数据;(2)第二、三个参数,就是表示要获取udp中信息的范围,表示从0到二进制信息结尾(getLength()求的是什么长度?)(3)最后,String有提供相关的构造方法,用于将二进制数据转化成字符串数据

完整的接收请求代码:

//1.接收请求

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4096],4096);

socket.receive(requestPacket);

String request = new String(requestPacket.getData(),0,requestPacket.getLength());

解析请求

这一步就比较简单了,因为是回显服务器,只需要发送什么就返回什么即可;但是还是要做做样子,假装经过方法解析,然后得到一个响应。

//2.计算响应

String response = service(request);

计算请求的方法:

public String service(String request) {

return request;

}

这一步很简单

返回响应

我们现在拿到的响应是一个string,返回时需要的是一个udp,所以也需要转化一下才行,我们这里需要使用到上面的udp数据报构造方法

socket.send(responsePacket);

DatagramPacket response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response.getBytes(),0,response.getBytes().length,

requestPacket.getSocketAddress());

这里有四个参数,需要解释一下:

(1)第一个参数:获取到字符串response中的数据;(2)第二、三个参数就是表示需要转化成的udp数据范围;(3)第四个参数:从前面接收的请求中获取客户端的ip地址(用来服务器确定响应是发给谁的)

通过上述的操作,此时responsePacket中就包含了响应和信息,接下来就可以返回响应了。

socket.send(responsePacket);

服务器的响应代码: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启动!");

while(true) {

//1.接收请求并解析

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4096],4096);//构造udp数据报

socket.receive(requestPacket);//接收客户端的请求

String request = new String(requestPacket.getData(),0,requestPacket.getLength());//将二进制请求(udp数据报)转化成字符串(字符流)

//2.计算响应

String response = service(request);

//3.返回响应

DatagramPacket response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response.getBytes(),0,response.getBytes().length,

requestPacket.getSocketAddress());

socket.send(responsePacket);

System.out.printf("[%s:%d] req=%s,resp=%s\n",requestPacket.getAddress(),requestPacket.getPort(),request,response);

// 客户端请求 返回的响应 客户端ip 端口

}

}

public String service(String request) {

return request;

}

最下面有一个打印客户端信息的代码:前面两个就是获取ip地址和端口号的方法

回响服务器完整代码: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DatagramPacket;

import java.net.Datagram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Exception;

//回显服务器

public class UdpEchoService {

private DatagramSocket socket = null;

public UdpEchoService(int port) throws SocketException {

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port);//给服务器指定端口号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服务器启动!");

while(true) {

//1.接收请求并解析

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4096],4096);//构造udp数据报

socket.receive(requestPacket);//接收客户端的请求

String request = new String(requestPacket.getData(),0,requestPacket.getLength());//将二进制请求(udp数据报)转化成字符串(字符流)

//2.计算响应

String response = service(request);

//3.返回响应

DatagramPacket response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response.getBytes(),0,response.getBytes().length,

requestPacket.getSocketAddress());

socket.send(responsePacket);

System.out.printf("[%s:%d] req=%s,resp=%s\n",requestPacket.getAddress(),requestPacket.getPort(),request,response);

// 客户端ip 客户端端口号 客户端请求 返回的响应

}

}

public String service(String request) {

return requ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UdpEchoService service = new UdpEchoService(1314);

System.out.println("我是父类服务器");

service.start();

}

}

(2)客户端

现在只需要完成客户端的四部曲即可:输入请求、发送请求、接收响应、打印响应

输入请求

我们这里直接使用字符串来接收请求即可

System.out.print("请输入你的请求:");

//1.输入请求

String request = in.nextLine();

发送请求

因为我们输入的请求是一个字符串类型,而发送udp数据报是字节类型,也可以说是需要将字符串请求打包成一个udp数据报才能发送

打包请求:

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request.getBytes(),0,request.getBytes().length,InetAddress.getByName(Ip),port);

这里同理,打包成一个DatagramPacket数据报,里面需要包含:请求和服务器的ip和端口号;前面三个参数就不多介绍,第四个参数是一个新的方法:InetAddress.getByName(int port),用来……

发送请求:

socket.send(requestPacket);

发送请求完整代码:

//2.发送请求

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request.getBytes(),0,request.getBytes().length,

InetAddress.getByName(Ip),port);

socket.send(requestPacket);

接收响应

当向服务器发送完请求后,就需要接收服务器返回回来的响应,类型是一个DatagramPacket数据报。

DatagramPacket response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4096],4096);

socket.receive(responsePacket);

这里需要提前构造一个DatagramPacket数据报,然后再去接收。

打印响应

//4.打印请求

String response = new String(responsePacket.getData(),0,responsePacket.getLength());

System.out.println("响应为:"+response);

客户端完整代码:

//客户端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et.DatagramPacket;

import java.net.DatagramSocket;

import java.net.InetAddress;

import java.net.Socket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UdpEchoClient {

private DatagramSocket socket = null;

private String Ip;

private int port;

public UdpEchoClient(String Ip,int port) throws SocketException {

socket = new DatagramSocket();

this.Ip = Ip;

this.port = port;

}

public void start() throws IO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客户端启动!");

Scanner in = new Scanner(System.in);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请输入你的请求:");

//1.输入请求

String request = in.nextLine();

//2.发送请求

DatagramPacket request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request.getBytes(),0,request.getBytes().length,

InetAddress.getByName(Ip),port);

socket.send(requestPacket);

//3.接收响应

DatagramPacket responsePacket = new DatagramPacket(new byte[4096],4096);

socket.receive(responsePacket);

//4.打印请求

String response = new String(responsePacket.getData(),0,responsePacket.getLength());

//System.out.println("中文翻译为:"+response);

System.out.println("响应为:"+respons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UdpEchoClient client = new UdpEchoClient("127.0.0.1",1314);//绑定本主机的服务器

client.start();

}

}

客户端服务器也就都写好了,接下来实验一下。

先启动服务器:

在启动客户端:

客户端发送请求:

服务器日志:

至此,UDP服务器-客户端编码完成。

 执行流程图:

2.3.方法总结

在前面,我已经介绍过一次方法了,现在又准备介绍一次,是为了水字数吗?那当然不是,前面两个类中的一些方法,只是为了让你认识到这些类,和实例化了对象后该怎么去做。

接下来,我们再进一步结合代码来介绍方法,而且主要是和DatagramPacket有关的方法。

(1)获取ip地址和端口号

直接调用方法分别获得

方法解释InetAddress getAddress()获取ip地址int getPort()获取端口号

在代码中的体现

(2)求数据长度

这里是什么意思呢?你一定看过这些代码

这些求数据长度的有什么区别?该怎么使用?为什么要这样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

字符和字节的区别

首先,字符>字节,一个字符可能包含多个字节。一个字符串,如果都是数字或者英文字母,那么它的字符数和字节数大概率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一个字符串中包含汉字等重量字符,那么字符数>字节数。

求长度的区别

如果本身是一个字节类型的字符串数据,那么我们直接取长度就好;但是如果是一个String类型的字符串,要将它转化成udp数据报,就需要先转化成字节类型,再求其长度。

如果本身是字节类型,就不需要转换;如果是字符串类型,就需要。原因:只要转化成最小单位,就不会遗漏数据

(3)字符串ip地址转成点分十进制格式

在客户端程序里面,有这么一个方法:

所以通过InetAddress.getByName(String ip)方法就可以将String类型的ip转换成一个java可以识别的ip对象(也就是InetAddress对象)

InetAddress.getByName(String ip)将字符串类型的ip地址转成java可识别的

(4)同时获得ip地址和端口号

服务器中的一段代码

目的是:现在服务器需要将响应发回客户端,就需要知道客户端的ip地址和客户端。

getSocketAddress()获取ip和端口号

返回一个InetSocketAddress对象,里面就包含ip地址和端口号

(5)获取数据

获取udp数据报中的数据

byte[] getData()将udp中的数据存入一个字节数组中

代码体现:

获取字符串中的数据

byte[] getBytes()将字符串中的数据存入一个字节数组中

代码体现:

以上就是udp客户端-服务器编程中使用到的方法了。

相关链接

评论可见,请评论后查看内容,谢谢!!!
 您阅读本篇文章共花了: